雨崩徒步,梅里内转朝圣之路
不去天堂,就去雨崩。这句广为传唱的口号,让梅里雪山脚下与世隔绝的雨崩村成为不少人神往的世外桃源。
作者在雨崩做了6个月户外领队,平日靠双腿徒步原始山林。今天,用文字带你沿冰湖、神瀑、尼农大峡谷一线,行走“梅里内转”的朝圣徒步线。
D1
走进雨崩村
徒步12km,8h
飞来寺-西当温泉-南争垭口-上雨崩
飞来寺观景台是游人们守候日照金山的地方,对藏民来说,是朝拜梅里雪山十三峰的圣所。清晨,喃喃经声伴着松柏枝焚烧的香味,心也平静下来。车子过了翻滚流淌的澜沧江到了西当温泉,是我们徒步的起点。
随着海拔爬升,山林里挂在树上的绿网植物多起来,随风舞动。它是松萝,被形象地称为“树胡子”,只有在空气最纯净的地方才会漫山生长。经过漫长的爬坡,高度在南争第一垭口达到了高峰,接下来都是平路和下坡。走出茫茫林海时,视野豁然开朗,在南争垭口附近的小亭休憩,风景才真正好。
夏季山间飘着乳白色的雾,田野和村舍忽而被遮住,忽而映现,像是神灵呵出的仙气。
下坡时路比较简单,有登山杖会大大减少疲惫感。我们前往的雨崩村分上、下两村,几乎都是藏族居民,村内有3条小河,在下村村尾汇合,称为雨崩河,两个村子隔河相望。
2018年我初来这里时,第一次体验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海拔徒步。穿过原始山林,翻过垭口,是漫山的红叶,满目流金。村子在群山环抱间,咫尺的雪山和泠冽的风都令人兴奋,夜晚回荡着叮叮当当的牛铃,美得纯粹。
辞职后,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考户外指导员证,到雨崩成为了一名领队。我想,是因为快乐吧!每天晒晒太阳,在神山脚下唱歌游戏,吃着虫草喂大的走地鸡和新鲜牦牛肉,生活得健康又有机。
在雨崩村,随便推开一扇窗、打开一扇门,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绝美的雪山图。
D2
夏日绿野仙踪
徒步13km,10h
上雨崩-沙棘林-梅朵崩顶-笑农牧场-冰湖
离开村子我们进入了沙棘林,这里的沙棘树是乔木,棵棵巨大无比,张牙舞爪,枝条伸到行人的路上。穿过密不透光的树林、小河后,最艰难的爬升开始了。
夏初,村子被大片大片的荞麦花填充,谁也想不到这山林里还藏着一片少女粉。
在原始森林中,要踩着树根和石头往上爬。从5月到10月,阴雨连绵,山路被雨水淹没,骡子踩过的地方极其泥泞湿滑,一不小心陷进去能没过脚踝,偶尔还要蹚着“山洪”前进。作为领队,山里的每个转角、每段爬升、每一块标志性的石头,我都记得,路走得多了,就成了肌肉记忆。
梅朵崩顶是卡瓦格博的锅庄舞场,也是我最爱的地方。这块难得的平地被密林环绕,参天的杉树笔直立在坡上,如果有点朦胧的雨雾,就再美不过了。倒塌的巨树横七竖八躺在地上,已被苔藓和菌子占领,近瞧,如同微缩的森林,有绿野仙踪的感觉。再向前,便是雨崩村的夏日牧场笑农牧场,这里植被十分丰富,各色的高山杜鹃丛生。
外面的人常对梅里雪山有个误解,其实它不是哪一座山,而是一系列山脉的名字。1990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到来时,大本营就设在我们脚下的笑农。后来,发生了山难,17名中日队员全部葬身冰川。卡瓦格博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神威,令人敬畏。
梅里雪山由一系列山脉组成,最高峰卡瓦格博峰,也被称作“太子雪山”。
再爬升约一小时,我们到了此行最高的、海拔3900米的冰湖,冰川的融水汇入湖泊,它是卡瓦格博的生命之湖。能看到春季雪崩下来的冰盖,但这些美景远观即可,它非常容易断裂。
冰湖水颜色随季节、天气而变幻,时而乳白,时而冰蓝。
D3
转山圣路,蘑菇王国
徒步14km,7h
下雨崩-乃农大本营-莲花生大士禅修处-神瀑
去神瀑要路过下雨崩,这里更安静。若是前一天刚下过雨,山林里可太热闹了!各种模样的菌子都钻了出来,比脸还大的、比米粒还小的,红杆杆白伞伞,十分可爱。
褐色鳞片的凤梨条孢牛肝菌、破“壳”而出的鸡蛋菌、和青头菌、紫晶蜡蘑……还有松茸、鸡枞、羊肚菌,可惜这些好东西只有跟着采菌的村民才能找到。
徒步时,要遵守“不采蘑菇、不吃野果”的纪律,有时,连本地人也无法分清,对毒蘑或不认识的蘑菇会把它踩碎,防止误采。
作为游人,面对野外的蘑菇,权当感受山林的妙趣,拍拍照就好。
从乃农大本营前往神瀑的路上,要注意一块“白玛珠普-莲花生大士禅修处”的牌子,从小路上去,旁边就是禅修洞。藏族人相信只要怀着虔诚的心通过这个洞,就代表此生为善积德。虽然里面漆黑,还能看到抱着几个月大婴孩来钻洞的父母。
不知不觉到了神瀑大本营。在藏语里,“斯那巴些”意为福运瀑布。藏民们相信它是从天上取来的圣水,能消灾免难,将此作为梅里内转的终点。信众走到瀑布下面,去沐浴佛的灌顶之水,顺时针转三圈,祈福平安。在藏地,讲究“经幡在,神明在”,风每吹动一次幡,就是向神明祈求一次。
D4
挑战峡谷高路
徒步14km,6h
上雨崩-尼农峡谷-尼农村
出村后沿着雨崩河,走出尼农大峡谷。第一段是密林里的缓坡,这里常有马蜂,有时还有熊出没,要注意防护;第二段是沿着河谷陡坡的碎石路走,水流湍急,颇有些小虎跳峡的意思。雨季时水面会疯涨,淹没下山的路。在第二段尾声时,会遇到一处秘境客栈,它的亭子悬空而建,不仅能补充食物增强体力,还可以饱览壮观的峡谷风光。
最后一天相对轻松,尽管有14公里,但全程是下坡。
最后一段,则是艰难的—高路。它宽度不足2米,挂在百米高的崖壁上,下面就是怒吼的河水。恐高的话会手脚冒汗,不敢向下望一眼,只能扶着粗粝的岩石前进。岩壁侧偶尔会有落石,在悬崖转弯处常有阵风,是最紧张的时刻。当你挪过高路,看到脚下清澈的雨崩河汇入浑浊的澜沧江,就到了尼农村,也是这次徒步的终点。
经过4天60公里的跋涉,我们步入大山又走出了大山。遇见仙雾中的森林、蘑菇王国,看过夜晚漫天的繁星,走过神湖、神瀑……在陌生的环境中,用最古老的方式去探索这个美丽星球。
💬
你对雨崩都有哪些印象?